法国的阵风战机如今已经逐渐失去锋芒,转而欧洲新兴起的“台风”战机正引起广泛关注。售价高达3.3亿美元一架,被誉为欧洲最先进的“第四代半”战机,那么台风究竟有哪些亮点?
实际上,台风战机的研发起步时间比阵风还要早一些,早在1970年代中后期便开始立项。当时,美苏两大阵营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制第四代战机,经济实力尚佳的欧洲自然也不愿落后。由于单一国家难以承担庞大的研发费用,欧洲几国决定联合打造一款先进的战机。最初由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国共同牵头,展开合作。
在这五国中,法国无疑是最具实力的。二战期间,法国虽然经历了沦陷,但本土工业基础并未受到严重破坏,反而有所增强。法国达索公司具备独立设计和制造第四代战机的能力,实力雄厚。而与此同时,英国航空工业却步入低谷,罗罗公司深陷三转子发动机的研发泥潭,财务状况岌岌可危,最终不得不卖身政府求助。
在联合研制四代机时,法国试图推动以自家标准为核心的设计方案,希望以此获得更大利润。但英国和德国对此强烈反对,矛盾激化,最终法国选择退出,专心研发阵风战机。剩下的四国继续推进合作,项目被命名为EF2000,后更名为“台风”。
展开剩余78%该项目于1983年正式立项,1994年首架原型机问世,但直到2003年台风才正式进入服役阶段。其研发周期之长令人咋舌,通常一款战机研发生产周期控制在10年内才算合理。
台风刚问世时,曾多次出现在中国军事杂志封面,性能一度被认为不逊于当时的歼10。作为一款多用途中型战机,台风机身长约15.9米,翼展接近11米,采用鸭翼加三角翼布局,升力系数达到1.8。机翼后缘上翘并设计有大展弦比,使其起飞距离较短,对跑道条件要求不高,战时甚至可在普通高速公路上起飞。
整机空重约11吨,最大起飞重量达23吨,未挂载副油箱时可携带约5吨燃油,外挂弹药可达7吨。最大航程可达到2900公里,作战半径约1000公里,整体性能属中等水平。
台风配备两台由ETG公司制造的EJ200加力涡扇发动机,单台发动机不开加力时推力约6吨,加力时推力可达12吨,动力系统极为强劲,即使放在现今战机中依然属顶尖水平。台风具备1.2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,最高速度超过2马赫。
航电系统同样先进,采用侧杆操控设计,座舱配备任务显示屏,符合第四代战机标配。具备雷达告警、卫星导航和敌我识别系统。配备的多模态火控雷达支持下视功能,拥有强大的目标探测与自动跟踪能力。头盔瞄准器结合平视显示器,极大提升飞行员对战场的态势感知。
武器配置上,台风配备一门27毫米机炮。虽然许多军迷戏称这门机炮用途有限,但在台风这样定位为多用途战机的设计理念下,这门机炮必不可少,主要用于对地攻击,比如打击装甲车辆和低空直升机。类似地,中国的歼10战机也配备了机炮,位置在进气道下方的起落架左侧,半埋式设计,不仔细看难以发现。
除了机炮,台风拥有13个外挂点,能够搭载几乎所有欧洲现役的空地导弹和空对空导弹。其中值得一提的是“流星”空空导弹,升级版射程据称超过150公里,最大速度可达4马赫,欧洲对其极为重视,极少对外出售。
从性能数据来看,台风与歼10C实力相当,但在2024年卡塔尔军演中,台风遭遇滑铁卢,以0比9惨败给歼10CE。尤其是在超视距战斗中,台风完全被歼10CE压制,近距离的狗斗也未能取胜,令人颇为尴尬。
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雷达系统。第一代和第二代台风装备的是脉冲多普勒雷达,卡塔尔版为升级版机械扫描相控阵雷达。对于稍微了解雷达的军事爱好者而言,机械扫描相控阵的组合令人难以理解,显得相当古怪,疑似欧洲技术人员用这套老旧雷达忽悠买家,实质上仍是“捕手”雷达的改进型。而歼10CE装备的是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领先台风两代技术,单兵对抗中,台风在探测距离和清晰度上都处于劣势,堪称“近视又白内障”。
从长远来看,台风相比阵风具备更大的改装升级潜力。欧洲四国计划为其配备真正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重新设计发动机进气口,改进涂层提升隐身性能等,不过目前相关项目进展缓慢,多处陷入拖延。
按理说,台风的改造资金并不缺乏。它销售情况不错,订单总量超过700架。卡塔尔采购价约为2.4亿美元一架,几乎是歼10CE价格的三倍,而科威特买的更贵,达3.3亿美元。中东土豪们为欧洲战机产业交了不少“保护费”,但台风升级仍旧停滞不前,主要是因为欧洲现在重心已经转移到了第六代战机的研发上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手机股票配资,配资代理平台,哪个证券公司比较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